简 介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Shaanxi International Medical Exchange Promotion Association,简称陕西省医促会),成立于1993年,是陕西省民政厅登记审批、陕西省卫健委主管的一级非营利性5A级社会组织,是由知名医学机构、著名医学专家及医疗卫生相关领域重要成员共同搭建的综合型医药科技服务平台。现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成员,“上海合作组织医院 合作联盟陕西省工作部”、省科技厅“陕西省国际医学技术转移中心”、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基地”,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员单位、陕西省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单位。
学会主要职能:理论研究、科研合作、对外交流、业务培训、咨询服务、科普宣教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接政府委托事项等。
汇聚省内医学专家资源。下设70多个专委会,由各学科带头人担任主任委员,坚持以学术引领专委会建设,吸引了包括空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大口腔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大兴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等在内的省、市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及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会员6000多名。
具备高效策划执行能力。先后成功举办百余场国际国内知名学术会议,其中包含西部国际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论坛、国际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学术论坛、陕西省临床检验技能大赛、中国西部小儿消化论坛、妇科腔镜及机器人技能操作培训等,使其在医学学术领域树立起权威标杆,成为推动交流与发展的强劲引擎。
拥有丰富国内国际资源。聘请39名国际医学专家,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波兰、英国、捷克、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澳大利亚等47家国外知名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签署医疗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互访机制,形成伙伴关系。
构建科普宣传专业矩阵。与主流媒体、行业垂直平台及新媒体渠道深度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网络。第一时间精准传递国家医疗政策、行业动态,更以图文、视频等多元形式,为会员单位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学习桥梁。同时,针对百姓关注的健康热点,推出系列专业科普指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医学疑惑,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真正实现 “服务行业、惠及大众”,让平台影响力在专业领域与社会层面持续攀升。
践行使命专注社会公益。医促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成立“百姓健康微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省卫健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省民政厅“乡村振兴镇安合力团”实践活动,先后组织省级医学专家下基层义诊、查房及带教送健康送技术服务等公益活动近百场,连续8年被省民政厅、省慈善协会评为“全省性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先进社会组织”“先进集体”。
注重服务助力行业发展。医促会秉承”求真,务实,和谐,创新”的理念,积极搭建”互鉴、开放、共建、共享”平台,致力于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助力医学科研、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医学领域的技术转化,使其发展成为西部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医学学会。
级 别:一级5A社会组织
业务主管部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审批管理部门:陕西省民政厅
学会职能
(一)积极拓展国外医疗资源,为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单位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供持久的交流渠道。为我省医疗卫生机构选送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医护人员等到国外学习提供帮助;
(二)创新”送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方式,邀请国外知名医学专家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和组织会员同国外医疗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医药企业建立联系;组织会员参与双边或多边国际医学交流活动,促进我省医学发展紧跟国际医学前沿;
(三)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积极做好中医药国际合作,加强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事业发展;
( 四)组织符合本会宗旨的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论坛、展览会及专题调研等活动,组织开展医学理论研究、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学术培训、学术推广、义诊活动,提供信息咨询,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网络学术交流等活动。召开国际医学交流论坛,提供双向交流途径;
(五)充分利用大数据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国内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为会员、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与信息咨询服务,构建网络医学智能化平台,推动医学各领域成员实现网络平台互动;
(六)协助会员向相关职能部门申报科研专题、申请专利、行政审批、技术鉴定等;设立科研课题,推动医学学术研究;承接相关企业委托,设立横向课题,组织会员参与并完成相关课题研究;链接国际医学媒体和期刊,促进会员科研成果发表和高新产品的发表和推广;
(七)利用会员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医疗咨询与诊疗服务;为有赴境外医疗需求的国内群体提供境外医疗机构咨询服务;为基层医疗组织、医药科研、生产单位提供专业支持,举办有关技术人员培训等,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八)接受政府职能转移,获得政府购买服务,获得政府奖励;
(九)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开展医学文化推广服务与医学文化创意服务,提升我省医学领域对外影响力,推动医学文化普及,提升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促进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十)组织编辑会刊和医药健康资料,组织编辑国际医学发展和国际医学交流杂志,建立医促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